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截至10月末乌海人社事业成绩单来了!-威尼斯人网址

无障碍
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截至10月末乌海人社事业成绩单来了!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9日 作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一  就业

  截至10月末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402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21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45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0.5%、200.9%、160.6%。

  一是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为2602家企业降低工伤保险费3411万元,惠及参保职工93112人,为2593家单位降低失业保险费6738万元,惠及参保职工92599人。为全市3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缓缴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保费414.36万元,惠及参保职工1907人。全面快速释放援企稳岗政策红利,为1232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835万元,实现系统提取符合条件企业全覆盖,成为全区首家兑现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提标资金的盟市。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3355万元,惠及企业1308户;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6.65万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5.85万元。

  二是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推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招聘模式,创新打造“主播探企”招聘栏目,已播出两季10期。开展春风行动、“就在乌海 职等你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项行动、招聘服务进校园、夏季招聘会等专项招聘活动125场,参加企业3190家次,提供岗位17.4万个次,解决企业用工缺口近8000人。

  三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截至10月末,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19人,为3837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971万元,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为110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167万元,为2076人发放失业补助金997万元。全市累计安置164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223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5.7%。放宽见习单位认定条件,多渠道开发见习岗位,提前4个月超额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及就业见习任务。

  四是加强创业扶持能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992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88.4%。创业培训人数738人,创业培训后创业成功人数241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3%、100.4%。

  二  社会保障

  截至10月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5.8万人、13.25万人、9.53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3%、120.0%、102.4%。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一是社保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面落实阶段性降费和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为3000余家企业20余万名职工降低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8000余万元。加强尘肺病重点行业、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扎实推进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在全区率先实现快递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全覆盖。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完成目标任务的111%,为5109名危险化学品企业、支缴率较高的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开展线上线下专项培训20余场。

  二是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完成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并全部发放到位。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为全市4387名低保、特困、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56.35万元。

  三是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不断加强。全面推行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静默认证服务,截至10月末,共实现4批次24356名待遇领取人员完成静默认证,切实让群众在“零跑腿”“零感知”中体验到人社贴心服务。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46.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9%。

  三  人才人事

  一是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力度,将基层卫生高级职称和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副高级职称评审权限以及新闻、建筑工程等29个系列(专业)的中初级评审权限交由12个行业主管部门。实现本市1.6万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信息全区范围内在线核验、职称互认,完成自治区目标任务的116%。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选拔推荐我市50名中青年干部进入自治区第三层次人才库,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

  二是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举办乌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32名职工选手荣获“全市技术能手”称号。截至10月末,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380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8.4%;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064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932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304.2%、371.5%。拓宽技工学校招生渠道,技工院校招生88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00%。

  四  劳动关系

  一是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仲裁效能提升。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全力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截至10月末,全市劳动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81.6%,案件结案率98.2%,分别高于年度目标任务的21.6和8.2个百分点。

  二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持续加强。强化根治欠薪源头治理,主动监察检查建筑施工企业95户次,下达整改指令 12份,处理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案件142件,追发1118名劳动者工资待遇1682.9万元。累计受理国家欠薪平台欠薪线索1046件、涉及人数1217人、涉及金额1319.55万元,办结率为99.9%。

  五  政务服务

  一是做细做优政务服务。在全区率先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全业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5.42%,申请材料压减40%,即办类事项占比75.7%,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线下综合受理可办事项增至168项,受理总量4.8万件,占比79.52%。政务服务好差评参评率、满意率连续保持在100%。

  二是扎实提高办事效率。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成83个人社服务工作站,依托合作银行服务网点建成32个“人社•银行一体化服务网点”,43项人社业务下沉至全市所有村(社区),23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建成首批“人社•银行”融合自助服务网点并投入使用,21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全天候自助办理,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就近办”“多点可办”的就业服务生态圈全面形成。在全面推行人社公共服务“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基础上,甄选就业创业、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卡等企业群众需求比较大的23个高频公共服务事项升级为“全市通办”,全力推动人社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

  三是最大程度利企便民。截至10月末,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网上办事大厅累计注册单位4505家,个人网厅和手机app累计注册12万人,全年网上经办总量10.4万笔,占比达到77.9%。牵头推进跨部门“退休一件事”联动办理,提交一次材料即可直接办理养老保险退休待遇、医疗保险退休待遇和公积金提取业务,截至10月末,累计办理“退休一件事”400笔。

  党的二十大围绕新时代人社事业的中心任务,对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等重点任务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乌海市人社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与事业发展,谋划抓好工作落实,持续增进人民福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

【】 【】 【】

上一条:

下一条:

网站地图